九九重阳节是什么习俗?

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:2022-02-20 12:33

我来回答

3个回答

热心网友 时间:2022-02-20 14:02

农历九月初九日,是我国“一年一度秋风劲”的重阳节。“重阳”之说来自《易经》。《易经》以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为阳数,而“九”为阳之极数,九月九日,两阳相重,故名“重阳”,又名“重九”。

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习俗,所以又叫“登高节”,相传始于汉代。据西汉时《长安志》载,汉代京城长安近郊有一小高台,每年九月九日,人们即登上“高台”游玩观景,“登高”即由此出。重阳节登高之风,在唐代已很盛行,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。重阳节赏菊饮酒,也是一个传统的风俗。清秋气爽,菊花盛开,窗前篱下,片片金黄。时逢佳节,共赏菊花,别有一番情趣。重阳节插茱萸之风,在唐代已很普遍。古人以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灾消难。王维在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一首七绝中云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茱萸有吴茱萸、食茱萸之分,均可入药,插茱萸可避蚊虫叮咬,故此俗流行。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,还有吃“重阳糕”的习惯。除吃重阳糕外,还饮菊花酒。

热心网友 时间:2022-02-20 16:10

登高野游——在古代,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又因重阳为秋节,草木凋零,故重阳节的野游活动又被为“辞青”,与三月春游“踏青”之说法相对应。古人的登高野游可不同于现代登山人穿着冲锋衣直奔峰顶。古人在登山途中还伴随着赏景饮酒,兴致浓时还会诗兴大发,颇具情趣,尽显雅致。
重阳节赏菊及饮菊花酒的习俗据传是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。陶渊明以隐居出名,以诗出名,以酒出名,也以爱菊出名。后人效之,遂有重阳赏菊之俗。菊花又有长寿之意,菊花酒则有养肝明目、延年益寿之效,故而在天气渐寒、寒冬将至的九月,赏菊花、饮菊花酒也别具一番乐趣。

热心网友 时间:2022-02-20 18:35

登高,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,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
早在西汉,《长安志》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。在东晋时,有著名的“龙山落帽”故事。
吃重阳糕,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 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
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当今的重阳糕,仍无固定品种,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。
声明: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,旨在传播知识,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E-MAIL:11247931@qq.com